春日勝黃金,實干開新局。3月1日上午,我市各區縣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分別舉行。
在德匯新基建配套設施產業園、日照衛崗乳品工業園、智慧自由港、正濟藥業創新原料藥及制劑研發生產基地、山東國醫職業學院等重點項目開工現場,處處涌動著昂揚向上、拼搏進取的火熱激情。
大批高質量項目順利落地開工的背后,是日照聚力“零距離”服務,讓企業“如沐春風”的不懈努力。
不待揚鞭自奮蹄。全市各級各部門正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勤政廉政善政,提質提效提神,全力抓招引、抓落地、抓建設,以優良環境賦能“蝶變”,奮力開創日照發展新局面。
建設精致城市
搭建經濟發展優質平臺
城市書房散布在日照市的鬧市與小巷,讓市民坐擁“家門口的圖書館”;陽光海岸綠道串起28公里靚麗海濱,帶來絕佳的騎行體驗;萬平口景區、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全部對外免費開放;公用設施向鄉鎮延伸,廣袤良田和富民產業美美與共……如今的日照,一路風景,滿眼舒適。
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隨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城市也要更加精致、精細,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優質平臺、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去年以來,日照吹響了精致城市建設的沖鋒號,把精致、精細的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全市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也強調,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化、智慧化、一體化發展水平,堅持以精致城市建設和城鎮精細化管理助力日照“蝶變”。
城市何以稱之為“精致”?它不僅在于藍天碧海等自然“稟賦”以及匠心打造的“高顏值”,還在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深內涵”。兩者疊加,讓日照成為創業者向往的“福地”。
“良好的環境為我們企業成長提供了肥沃土壤,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綠色海洋水產加工產業園項目負責人王瑞軍感嘆。
“我從浙江到日照創業快20年了,日照是我的‘第二故鄉’,這里就是創業和宜居的家園。”來自浙江溫州的李先生表示。
突出“向前一步”
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溫度
“我在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用一張身份證辦完全部證照業務,前后就是一盞茶的功夫,第二天就開業了!”公司注冊時,日照浩瑞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勝到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咨詢流程,沒想到當場辦理完畢。
效率的提升,歸因于我市于2020年7月3日印發實施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對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等事項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
在“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今天,隨著持續不斷的“減環節、減材料、減費用”,很多事項已經“減無可減、放無可放”。如何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日照聚焦“辦成事”,更加注重換位思考,更加突出“向前一步”,不斷提高政務服務的溫度。
在全省率先實行審批服務“全市通辦”,先后推出368項政務事項;在2399項政務服務事項中推行電子身份證應用;在全國率先實行簡易注銷試點;推行企業登記微信版、個體戶自助終端設備“秒批秒辦”……一項項從“政府視角”到“企業視角”的創新舉措,件件有落實,樁樁見成效。
“要圍繞企業和群眾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結合推進政務服務流程再造、開展大數據創新應用突破行動,分別再推出至少100件高頻事項。”“要以新的政務服務大廳啟用為契機,加快推進事項融合、流程融合、人員融合,真正讓群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上,我市對“一次辦好改革”作出了新動員。
主動擔當作為
跑出項目落地開工“加速度”
初春,東港區鋼鐵配套產業園區一派繁忙。濟鋼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一期,4個月前就已投產。從簽約落地,到項目竣工,僅僅用了約13個半月,比預期縮短了42天。
“除了安心搞建設,搞經營,其他的事都不用我們操心。”項目負責人高鵬格外感激,“東港的干部不僅態度好,效率也高!”
一流的服務與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招商引資的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也是讓企業能夠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的關鍵因素。
全市各級各部門主動擔當、靠前服務,拿出更多的實招硬招,主動銜接規劃,主動對接產業,主動追著企業趕進度,為企業發展當好“店小二”,做好“貼心人”,營造出安商、親商、重商的濃厚氛圍。
最初來日照高新區時,交發合銳生物技術(日照)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公劍只是想建個生產廠房。但這里清晰的發展規劃、頂層設計,貼心的優質服務,讓郭公劍信心倍增,決定擴大生產規模,建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在日照扎根、成長。
如今,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尚在建設中,就有交發合銳聯合日照高新區共同招引的華魁復合人工骨及高值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等項目簽約落戶。
“土地”肥沃,環境賦能,日照贏得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截至3月2日,全市共有100個重大項目破土動工,387.7億元的總投資覆蓋了高端裝備制造、精品旅游、現代商務、設施農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命健康等質量高、帶動力強、前景好的“四新”領域。(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宋慶艷)